謹防騙子招生來蒙騙
作者: 文章來源: 人民日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08-09 00:00
1388
?nn 近日,北京市郵區中心局每天都有大量寄往外省市、標有“錄取通知書”字樣的掛號信出現。令人奇怪的是,這些收信人地址大多為中學或社區。對此,教育部有關人士提醒家長和考生,謹防高招騙局。nn 7月17日,在中心局分揀車間,工作人員指著兩三百封這樣的“錄取通知書”說,“這一部分只是昨天還沒來得及發出的。nn 這還不是高峰期,高峰期時每天甚至會有上萬封。按往年的經驗,在大多數高校開學后還會有這樣的信。”據介紹,僅去年高招階段,中心局分揀車間就處理了60萬件此類掛號信。nn 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通知書與一般錄取通知書最大的不同在于投遞方式,一般錄取通知書都是以郵政的方式投遞,交給考生時還要仔細核對身份證和準考證號;而這些通知書都以掛號信的普通方式投遞,不少只有考生姓名、聯系方式等簡單情況。nn 記者在現場看到,信件的寄信人一般都是院校名稱,很多同一批交寄的掛號信很是奇怪,收件人全部集中寄往同一個省市或地區,收件人地址看上去都距離不遠,有的寫著考生姓名,有的卻是單位工作人員。據了解,目前,一類本科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發放工作剛剛開始,其他高校還未進行。此類錄取通知書中大多是民辦學校和自考學校發放的,名為“錄取”,實乃“邀請”。nn 為進一步核實情況,記者以考生的身份,按照信封上出現的相關高校打電話詢問,發現不少學校對錄取通知書的發放,解釋相當含糊。一所高校的工作人員甚至不問記者的身份、考分,上來就問“你愿不愿意上?”另一所學校的工作人員則表示,只要考生寄去個人資料,就可隨時發放錄取通知書。nn 教育部有關人士提醒家長和考生,謹防高招騙子混淆不同類型招生來蒙騙。我國目前除了普通高等教育之外,還有成人高等教育、遠程網絡教育、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的高等教育。各種招生類別的入學條件不同,學習形式不同,畢業文憑的性質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也不同。平時不少考生和家長不太注意這些情況,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考生和家長這種認識上的盲區或誤區,故意混淆各種高等教育的區別,聲稱只要肯花錢,就能上大學,甚至可以上名牌大學等等。考生拿著從他們手中買到的錄取通知書入學后才發現上當。nn來源:人民日報
注:本文轉載自人民日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