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信息舉報中心消費警示
作者: 文章來源: www.chinaeclaw.com 本站發布時間:2006-05-23 00:00
1792
?nn????電子商務欺詐信息舉報中心(www.nqkn.cn)自2005年11月15日成立至今,已受理有關舉報110起。其中,申訴 10起,投訴70起,咨詢30起。已陸續受理了消費者有效投訴46件。另外成功調解了3起有爭議的舉報,公開警示的欺詐性網站為46家。nn????從46 家欺詐性網站所售商品看,這類網站銷售的商品具有共同性,數碼通訊和網絡游戲、數字卡占據著欺詐信息投訴的絕大部份,其中數碼通訊的投訴占47%,網絡游戲的投訴占11%, 數字卡投訴占12% 鮮花禮品投訴2%,服裝服飾投訴占2%,家居日用占8%,短信投訴占4%,電子支付占2%,汽車投訴占2%,其它占10%。nn從投訴信息來看,目前個人網絡購物主要存在如下幾大典型欺詐問題:nn一、虛構公司信息,匯款后如石沉大海nn在網上以低價為誘餌,當消費者將貨款匯入網站指定賬戶后,商家又以種種理由要求消費者再次匯款,否則不予發貨。nn如:劉小姐上網購買一部三星D508手機,匯了1300元,后該公司以要交稅并可以贈送一個產品為由,要求劉小姐再次匯款。劉小姐又匯了650元,但至今都未收到贈送的產品。nn二、商家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欺詐消費者nn消費者收到網站寄來的物品明顯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nn如:熊小姐通過某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其中一商家提供的深圳某公司生產的一張價格為79元的1394網卡,第一次商家寄給熊小姐的商品貨不對板,熊小姐把卡寄回去更換后,第二次收到的卻是一張已損壞的網卡,根本無法使用。熊小姐多次與商家協商退貨未果,只能向舉報中心投訴。nn三、網絡上所購物品,“三包”責任難落實nn有消費者反映,上網購買的貨物出現質量問題后,網站不履行售后服務條款,不承擔“三包”責任。n如:潘先生通過網絡向深圳某公司購買了一臺價格為1140元的諾基亞7650手機,使用一段時間后,因手機存在黑屏故障,寄回商家處保修,4個月后仍未返回。nn通過對上述網上購物中存在的問題,電子商務欺詐信息舉報中心提醒消費者在上網購物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問題:nn一、對制作比較粗糙的網站和較為陌生的網站,尤其是境外注冊的購物網站要有充分的防范意識。nn二、注意網絡購物中的低價“陷阱”,當網站物品所標價格遠低于該商品市場價格時,消費者一定要權衡,任何物品都是有成本的,價格過低肯定存在問題。nn三、在購買網站的商品之前,消費者可首先向網站所屬公司所在地的省級通信管理部門進行咨詢,看該網站是否已獲得ICP經營許可證;其次是利用一些提供監管的部門查詢該公司是否具有工商執照等。nn四、網上購物前,應對網站的商業信譽、經營規模及送貨方式做詳細了解,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或交易平臺網站提供的支付工具(如“安付通”之類)的方式。nn五、使用銀行卡進行網絡支付時,應注意:nn1.不要在網吧等公共設備上使用網上支付;n2.在支付前先確認購物網站和銀行的關系;n3.每次支付自己備一份記錄,詳細記下支付時間、地點、所購物品、是否成功交易等,這樣有助于事后的查對;n4.最好有專用的一個賬戶或一張卡作網上支付用,并且卡內不要放太多的現金。如發現問題,及時與銀行聯系。nn六、消費者通過網絡購物后,一定要注意保存相關資料,發現貨品有質量問題而對方不予解決的的,應及時向對方所在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或工商行政部門投訴、舉報。當發現被詐騙時,應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向對方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電子商務欺詐信息舉報中心(www.nqkn.cn)已經提供了部分地區相關機構的聯系方式。nn在此,電子商務欺詐信息舉報中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目前誠信體系還不完善的情況下,要完全杜絕網上購物的欺騙行為是還有待時日。消費者應當保持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在自己所能認識和能力范圍內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如對價格的基本判斷、盡量不私下交易等。nn如果消費者遇到了糾紛該如何解決呢?電子商務欺詐信息舉報中心提醒,可以通過如下途徑:nn第一、雙方協商,就是與賣家(銷售者)進行協商溝通;nn第二、可以向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中國消費者協會等有關部門投訴,適當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nn第三、向第三方機構申請調解、仲裁;目前國內已經有專門的電子商務在線糾紛解決機構(如www.chinaodr.com等);nn第四、可以向對方政府主管部門投訴、舉報,遇到網絡詐騙行為,可以當地公安機關網絡監察處報案;nn第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
注:本文轉載自www.chinaeclaw.com ,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