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手機信息詐騙電信部門應主動作為
作者: 文章來源: 新華網 本站發布時間:2006-08-28 00:00
3004
?nn 新華網福州8月27日電(記者蘇杰、徐兆榮)盡管手機短信息詐騙活動被多次打擊,但近期新一輪手機短信詐騙犯罪活動再度興起,各種虛假詐騙信息又在猖狂襲擊手機用戶。這類信息詐騙活動呈現出“屢打屢犯、邊打邊冒、禁而不止、擴散蔓延”的態勢,犯罪分子詐騙手法不斷翻新,作案地點轉移變換,受害群眾叫苦不迭,打擊治理難度加大。nn 對這些反復出現的信息詐騙,難道真的束手無策嗎?nn 據了解,2005年11月份以來,僅福建省公安機關就破獲各類短信息詐騙案件1000多起。廈門警方今年4月偵破了一起特大短信詐騙案,涉案金額竟高達6750萬元,作案地涉及廈門、廣州、上海、福州4個城市。可見,信息詐騙活動雖然猖獗,偵破難度大,但還不至于無法偵破和打擊。只要司法機關加大打擊力度,有關各方密切配合,這些猖狂一時的違法團伙就難逃法網。nn 人們關心的是,除了公安部門的傾力打擊以外,電信部門能否運用技術手段遏止和杜絕手機短信犯罪呢?從已破獲的信息詐騙案件看,違法分子都是利用已有的信息技術和方法,如手機卡、銀行卡、短信群發器之類進行詐騙犯罪活動的。每當電信部門有新技術新方法推出,又立即會成為非法犯罪的新手段。nn 哪個地方手機短信詐騙活動猖獗,這個地方的電信部門往往短信業務量大增,電信部門的手機短信收入相應大增。杭州警方新近破獲的一個信息詐騙團伙,一個月發出的短信達299萬個;而警方提供的資料顯示,在信息詐騙活動最為猖獗的福建安溪縣境內,一天發出的手機短信就達到百萬條之多!由此可見信息詐騙活動對于電信部門經濟效益的“貢獻率”。nn 在這種情況下,電信部門在義與利之間如何抉擇,值得人們關注。有些電信運營商對打擊手機短信詐騙并不是那么積極主動,往往是被動配合公安機關的打擊行動,主動運用自己的技術和網絡控制優勢,去防控手機短信詐騙的動作不多見。其中原因,不言自明。nn 面對手機信息詐騙犯罪猖獗的現實,我們的電信部門應當以公眾安全為上,以社會效益為上,在積極主動打擊手機短信犯罪上作出明確抉擇。只要態度堅決,辦法總是有的。最近福建泉州在全國率先實行“手機實名制”,使得詐騙分子在此無以立足,就是一例明證。國家有關部門也應明確要求電信運營部門拿出對手機短信詐騙切實有效的技術反制手段。nn來源:新華網
注:本文轉載自新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