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在美國
作者: 文章來源: 市場報 本站發布時間:2006-04-14 00:00
2822
??nn n 一位美國商人說:一個人可以失去財富、失去職業、失去機會,但萬萬不可失去信譽。nn 據2月14日的《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堪薩斯城郊的一所名叫Piper的高中,118名二年級學生被要求完成一項生物課作業,其中28名學生從互聯網上抄襲了一些現成材料。此事被任課女教師發覺,判定為剽竊,于是28名學生的生物課得分為零,并面臨留級危險。在一些當事人家長的抱怨和反對下,校方要求女教師提高那些學生的得分,這位27歲的女教師憤而辭職。nn 面對社會輿論壓力,學校董事會不得不在體育館舉行公開會議,聽取各方意見。結果絕大多數與會者支持女教師。該校近半數教師表示,如果校方滿足少數家長修改成績的要求,他們也將辭職。他們認為,教育學生成為一名誠實的公民遠比通過一門生物課更加重要。女教師則說,她在帶學生的第一天,就和學生訂下規矩并由家長簽字認可。規矩稱:“所有布置的作業都必須完全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欺騙或剽竊將導致課程失敗。”nn 女教師每天都接到十幾個支持她或打算聘用她的電話。一些公司已經傳真給學校,索要當事學生的名單,以確保公司今后永遠不會錄用這些不誠實的學生。一所大學在本月上旬的入學考試中對一位身著Piper學校T恤衫的女孩子說:“不要欺騙啊。”當地一位女士對電視臺記者憂心忡忡地表示,她非常擔心今后本社區的人出去會被貼上“不誠實”的標簽……nn 我們無法笑話美國人的小題大做或杞人憂天,感覺到的只是“誠信”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這二字對于美國絕大多數民眾,雖不能說重于生命,卻是立足社會之根本。nn (摘自:市場報)
注:本文轉載自市場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