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類、購物類網站成假冒網站模仿重點
作者: 薛松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本站發布時間:2010-06-25 00:00
937
日前,有關域名管理機構人士透露,假冒網站已成為日益猖獗的網絡安全問題,金融類和購物類網站更成為重災區,光是假冒的網站已有4000多個。有關域名管理機構正推動“可信網站”驗證服務來對網站進行實名認證。nn 假冒網站(或稱網絡身份欺詐及網釣式欺詐)就是建一個跟別人一模一樣的網站,只是加了木馬或是用別的手段獲取用戶的機密資料。不少網民反映,經常被類似“非常6+1”“QQ中獎”這樣的“釣魚”網站所欺騙,就連“廣州亞運會官方網站”這類權威網站也被“釣魚”,這些網站利用仿冒網站地址,仿冒網站頁面內容等方式,來騙取網友的銀行或信用卡賬號、密碼等資料。nn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副主任劉志江透露,國內被假冒最多的前3家網站分別是騰訊網、淘寶和中國工商銀行。特別是騰訊網站,光是已經被查處關閉的假冒網站就有4000多個。nn 雖然一些銀行金融類網站采取安全認證后才讓用戶進行網上交易,但前提是用戶登錄這個網站不是假冒網站。而且,完全屏蔽這些假冒網站也是不現實的。nn 專業人士介紹,假冒網站一般都是通過盜鏈等技術手段來實現的,殺毒軟件和瀏覽器也不能完全屏蔽。假冒網站一般都是用“花生殼”(一種完全免費的動態域名解析軟件)或者別的代理把網站掛到公網上,一小時換一個域名也沒有關系。nn “可信網站”驗證服務正在推行nn 為什么假冒網站越來越多?主要原因在于制作假冒網站的低成本,給不法分子創造了有利條件。據記者了解,普通人可在網上輕易地找到各種建網站的個人或公司,收費也并不高,有的包括域名注冊,費用不過100多元,有的甚至免費幫助建站。nn 而假冒網站的收益巨大,從一個受騙用戶身上就能賺到至少幾百元,劉志江介紹,光查處假冒網站就為用戶挽回數千萬元的損失。nn 為解決這方面問題,據劉志江介紹,有關機構正在推行“可信網站”驗證服務,通過對企業域名注冊信息、網站信息和企業工商登記信息進行嚴格交互審核來驗證網站真實身份。認證后,企業網站就進入CNNIC運行的國家最高目錄數據庫中的“可信網站”子數據庫中,所有網民都可通過點擊網站頁面底部的“可信網站”標志確認企業的真實身份。nn 小貼士怎么辨別假冒網站?nn 1。假冒網站一般和真實網站有細微區別,有疑問時要仔細辨別其不同之處,比如英文字母I被替換為數字1,CCTV被換成CCYV或者CCTV-VIP這樣的仿照域名。nn 2。仿冒網站上的字體樣式不一致,并且模糊不清。nn 3。仿冒網站上沒有鏈接。用戶可點擊欄目或圖片中的各個鏈接看是否能打開。n
注:本文轉載自廣州日報,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